女性时尚和娱乐资讯网站

没有大牌包,怎么让别人发现我混得很好?

发布时间:2024-01-31 09:05:51   来源: 网络    

如何做到过年回家不用说话,就让别人知道你混得很好?

相信这个问题已经是很多异地打工人的刚需了,不管是为了自己那一丢丢虚荣心还是为了给爸妈长脸,如何在过年回家期间成功让亲戚朋友们被自己装到呢?

在上周看一个网飞节目时,我突然悟了:

其实不用说话,更加不用花钱买爱马仕,只需要在礼仪上做一点点改变。给人的第一感觉就一定是:你在外面混得很高级。

属于是四两拨千斤的弯道超车了。

其实在东西方文化中都是一样的,人们很容易从一些细微处的礼仪之中来判断你来自哪个阶级,或是受到的是什么样的教育。

《唐顿庄园》中,如何拿酒杯、茶杯都有门道。大管家卡森还有一把尺子,专门用来丈量餐具摆放距离是否合适,左右是否对称,不然会被主人斥责。

《色戒》中,在王佳芝和易先生初次见面时,王佳芝在喝水后将口红印留在了杯子上,易先生一眼就已经了然。

这部网飞节目叫《Mind your manners》(注意你的礼仪),是一位中国女生何佩蓉(Sara Jane Ho)的节目,主线剧情就是提升“学生”们的礼仪。

毕业于哈佛的她是来自香港的礼仪教师,还曾经在国内办过礼仪学校,专业度自然是不用多说的。

她的学生们有在美国的亚裔中产/贵妇,对于学习西方礼仪有迫切需求。也有来自美国当地的家庭主妇,想要重返职场;甚至还有想找女朋友的男士,希望提升礼仪不要在约会时跌份儿。

每一集大概20分钟左右,都会有一个主题,整个看下来信息量满满而且接受起来也不怎么费力。

看完之后真的感觉收获很大,很多礼仪细节都是我们平时习惯性忽略的,但看完之后跟着这位老师调整自己的礼仪习惯后,真的感觉吃卤煮都有种在吃佛跳墙的高级感。

在喝东西这一趴,第一个要说的就是开头聊过的口红印问题。

正确做法是,用嘴唇内部也就是没有涂口红的部位去接触酒杯,并不需要太用力,就不会留下口红印记。

如果真的不小心留下了,也没有关系。

就保持在同一个地方继续喝就好,不要破罐子破摔最后整圈杯口都是口红印。

如果喝的是白葡萄酒或是香槟,要注意拿酒杯根部,因为握住酒杯的部分会影响酒温,握根部才像行家。

如果是和好友和长辈约了喝茶,在端茶杯时要注意将碟子一起端起来。

倒茶时如果可以做到先帮对方倒,也是加分项。

之前在综艺里,奚梦瑶和何猷君去于谦家做客。临走时,奚梦瑶才发现茶水没有喝,她的做法是立马端起来一饮而尽:“不好意思,都没有喝茶,感觉是好茶。”

一是喝完了主人的茶,二是夸了主人的茶好,礼仪和情商都赢了。

无论是吃饭还是喝东西,不管当时是站着还是坐着,都要保持姿态挺拔。不要用嘴去够杯子,避免弯腰驼背。

但只有喝汤时例外,可以微微颔首。

不过喝汤时也有其他讲究,不能把汤匙整个放进嘴里,而是接触一部分,让汤滑进口中。

虽然这几项礼仪已经足够涵盖大多数情景,其实依我看来,喝东西的礼仪是很复杂的,尤其是我们中国的茶道,其中可以传达很多暗语,感兴趣的朋友们可以深入了解一下~

过年回家,难免会遇到和亲戚吃饭,或是和朋友聚餐的情况,这时候一点点细微处的礼仪出了问题,都有可能让人对你改观。

在礼仪文化中,很看重的是用对应的餐具去吃对应的食物。即使是随意的Brunch,也要注意用餐时的餐具区分。

如果去吃的是中餐,则格外需要注意东方的公/私筷礼仪。

靠碗更近的是私筷,另外一副则是公筷。在夹菜时要用公筷往自己碗里夹,再用私筷食用。

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公筷夹菜时不要在盘子里戳来戳去,翻来翻去,很容易让人翻你白眼。

最后,也不要跟亲戚朋友吃饭的时候,一时间吃高兴了就得意洋洋,用筷子给别人介绍菜色,这在东方文化中也是很不礼貌的一个行为。

和家里很多人一同出去吃饭,座次也有讲究。一般来说中式餐厅又是家族聚餐,圆桌的可能性会比较大,正对门的就是主位。

让年纪最大的坐在主位这个已经是商务饭局里的常识了,但其实家宴并没有那么严格。如果说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想让你坐在自己旁边,也无需过度推辞,大大方方落座即可。

全部入席后,往嘴里炫饭也有讲究。

小仓朋子在《受用一生的餐桌礼仪》中提到过一个“绝景原则”,也就是在食用时尽量不要破坏摆盘的美感。比如在吃一道硬菜时,可以从靠近自己这一侧开始舀,尽量保证菜色的视觉美感,能凸显出食者的自我素养。

不管中餐还是西餐,在吃饭的时候尽量不要让流心的食物流在盘子里,最后和其他的食物混成一坨,也会显得邋遢~

吃完正餐,也许还会围在一起吃一些甜品。

在吃糕点的时候,一定给自己拿一张纸巾垫着。接好糕点的糕屑,不然无论是掉衣服上还是掉地上都会给人一种不精致的印象。

姿态优雅是一个很笼统的事情,包括生活中的各个细枝末节,从说话到思维,再到对自己的接受程度,可以聊的很多。

Sara比较注重的是待人接物时的礼仪,一定要得体。

比如说话的时候声音不要太大,很容易给人一种情绪不稳定的感觉。将音量控制在不要超过叹气声的大小就刚刚好~

说话的声音只是细节,但我观察到了Sara如何将礼仪姿态融进了自己的每一个习惯里。长达一两个小时的下午茶时间,她的后背总是挺直的,脖子也丝毫没有前倾,整个人看起来就很贵气。

走起路来也是一个原则,姿态挺拔,松弛自然。

因为你留给人的第一印象往往都是你正在行走,看似简单的步伐改变,能让气质瞬间上一个台阶。

四字箴言:

而且她还会分享一些如何让人状态变好的Tips,比如不要在家中放负面的画,以及说话一定要直视对方等等。

但真正让我下定决心安利这档节目的是这个情节:

学员是一名没什么自信的女生,常年用浓妆艳抹和暴露服装来“武装”自己,Sara劝她卸妆后,自己也把妆卸掉了。

两个素面朝天的女生互相鼓励,平平常常的场景却让我很受鼓舞。

她在节目中不止教礼仪,她会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故事,了解她们的脆弱,但不是居高临下的指导,而是把自己和她们放在一起去做到“共情”。

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的美丽和力量,自信后再谈姿态优雅,才更四两拨千斤。

说了这么多,很多人会说回家了自然怎么舒服怎么来。这点自然没错,但中国那句老话“礼多人不怪”中的“礼”,说的其实是“礼仪”。这个东西,有比没有好,多比少好。

归根结底,无论餐桌礼仪是否得体,还是姿态是否优雅,都不应该是为了突击某个场合迅速练成的,而是应该在了解后记在心里,在日常生活中一遍又一遍的练习,最终形成习惯,达到“得体”不是演出来的而是自然而然的,才是最佳效果。

本文编辑:GOOSE

美术编辑:Ning

点一下,

分享给更多小姐妹